“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這句名言,是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引用的。其中的“知”,通“智”,智慧的智。意思是說,聰明人會根據時代的變化而改變策略,有智慧的人會隨著世事變化的情況而制定法則。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的出處,是西漢桓寬《鹽鐵論》的第十二篇《憂邊》。
《鹽鐵論》是中國經濟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書籍。它是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那次著名的“鹽鐵之會”的會議記錄。在那次大會上,御史大夫桑弘羊和全國各地招來的賢良文學60余人,就當時國家的一些大政方針,尤其是經濟政策,比如鹽鐵專營、酒類專賣和平準均輸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總體來說,賢良文學站在民間的角度,對漢武帝以來以鹽鐵專賣為代表的許多政策進行了抨擊;而桑弘羊則代表官府舌戰(zhàn)群儒,對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進行了辯護。因為鹽鐵專營問題最為突出,是會議的首要議題,所以后人就將此次大會稱為“鹽鐵之會”。
講到這里,我要解釋一下為什么鹽和鐵這兩種東西這么重要。先說鹽。鹽的稅收,是大部分封建王朝賴以生存的經濟支柱。原因很簡單,鹽這種物品太特殊了。它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社會需求量大,消費彈性極小,而且成本很低。在封建社會大部分生產和生活資料自給自足的情況下,鹽卻不可能自給自足,必須從外界獲得,只要控制住了生產源頭,就可以寓稅于價,在百姓尚能接受的范圍內提高價格,大量掠奪民間的財富了。鐵的情況與鹽類似,但重要性要弱于鹽,所以有的朝代實行專賣,有的朝代則視為一般商品。鹽鐵由國家專營,據說始于管仲,但明確實施,則始于漢武帝時期的桑弘羊。
這場辯論會的三十年后,桓寬根據當時的會議記錄,并經與會儒生朱子伯的幫助,自己又加潤飾補充,整理成《鹽鐵論》一書。該書共60篇,每篇根據其內容各有題目。書中兩派人物的觀點針鋒相對,互相駁詰間,有如兩刃相割,時或閃現出思想與智慧的光芒,不時穿插人物的動作與神情,仿佛又將我們帶回幾千年前那唇槍舌戰(zhàn)的辯論現場。全書雖然字數不多,但幾乎涉及到了漢武帝一朝的經濟政策及相關的政治、軍事、文化思想等全部重大問題,且要言不煩,對于我們了解西漢乃至整個封建王朝的經濟、政治運作都大有裨益。
具體到“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所出自的《憂邊》一篇,討論的是軍費開支是否能夠成為鹽鐵專賣的理由。桑弘羊認為,邊境戰(zhàn)爭需要大量的開支,所以鹽鐵政策不能少。況且鹽鐵制度是先帝漢武帝起就實施的政策,難道你們想損害他的圣德嗎?而賢良文學的意見則是:回到禮義,人民自然安定,國家自然富裕?,F在天下統(tǒng)一,只要我們對匈奴實施仁義,北方落后民族自然心向中央,所以政府不需要鹽鐵專賣來獲得額外的收入。另外,改變先帝的政策并不意味著對先王圣德的損害,所謂“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而制定相應的政策,把國家治理好,才是對先王最大的尊重。
這次辯論的結果如何呢?按照桓寬的記載,桑弘羊主動向賢良文學求和解,所以應該是賢良文學贏了。會后,酒類專賣被取消,但鹽鐵專賣卻一直保留了下來。
鹽鐵大會上的唇槍舌戰(zhàn)已經消歇了,但“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卻一直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已經證明,歷史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誰能夠順應時代,做出調整,誰就能夠獲得成功;誰不能順應歷史潮流,泥古不化,或故步自封,誰就不會有好的結果。
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