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歡迎使用手機瀏覽

1 1 1

【干部狀態(tài)新觀察】廣大青年干部投身一線,踐行群眾路線,提升工作本領——扶貧路上有收獲

共產(chǎn)黨員網(wǎng)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近年來,全國共派出25.5萬個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了290多萬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yè)單位干部到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目前在崗91.8萬名。這些干部特別是青年干部了解了基層,學會了做群眾工作,在實踐鍛煉中快速成長。

  在脫貧攻堅一線,青年干部如何學會與群眾打交道,怎樣提升工作本領,有哪些歷練成長?本版關注青年干部在基層的故事,分享他們的收獲與感悟。

  融入

  外來的干部如何走進群眾心里?

  2016年10月,大學畢業(yè)的張鵬經(jīng)考錄后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到江西南昌縣幽蘭鎮(zhèn)東聯(lián)村任職。到村里前,張鵬躊躇滿志,信心十足。

  “可誰成想,剛來就碰了壁,一句方言也聽不懂,村民也不信任我。”張鵬坦言,強烈的不適應感讓他產(chǎn)生不安:工作怎樣開展?自身優(yōu)勢如何發(fā)揮?幾番思索之下,他咬咬牙:“那就先從學方言、說方言開始。”

  當時,第三次全國農(nóng)業(yè)普查正在開展,每位村干部都分配了入戶任務。張鵬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主動跟著村支書入戶,一來學學方言,二來也跟著村支書學兩招。白天走村入戶,晚上錄入信息,忙到半夜身體乏累,內(nèi)心卻收獲滿滿。

  為了節(jié)省時間,張鵬就在村部安了家。閑下來時,他就扛個大掃把,去村里打掃衛(wèi)生。趁著一些老人搭把手干活的工夫,他連比畫帶猜,不知不覺間就學習了地地道道的方言。

  “剛來時,不論是村干部還是村民,都不太看好他,覺得這個學生村官就是來鍍金的。”村支書涂國明說,時間長了才發(fā)現(xiàn),這孩子踏實肯干,能沉下心來學習,漸漸地我們也就認可他了。

  2018年,為推進脫貧攻堅,村里啟動了改水改廁工作。雖說上級部門早已有既定方案,但各家各戶情況不同,一把尺子無法量到底。比如最初設計的化糞池,按設計尺寸往往要越界,多占誰家的地都不愿意。一時間,改水改廁工作進展緩慢。

  有顧慮,就從解決顧慮著手。張鵬挨家挨戶了解情況收集意見,又和技術人員多次商量,最終提出了集裝箱式一體化安裝建議,難題迎刃而解。

  2019年,全村24戶49人全部脫貧,村里面貌發(fā)生巨大變化,已是東聯(lián)村村委會副主任的張鵬內(nèi)心很是自豪。“在村里4年,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基層工作一要務實二要靈活,既要腳踏實地肯拼敢干,也要開動腦筋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張鵬說。

  3月29日中午,東聯(lián)村突降大雨,張鵬進村調(diào)研復工復產(chǎn)情況。“崽里子(小伙子)啊,就在這里?。ǔ裕╋埌?。”村民熱情邀請。張鵬只是揮揮手,用他那夾雜普通話的方言回答:“下次恰咯!”

  改變

  怎樣發(fā)揮優(yōu)勢帶動村民增收?

  走進重慶酉陽縣麻旺鎮(zhèn)光明村便民服務中心,“脫貧攻堅工作室”的牌子鮮亮醒目。打開工作室里的資料檔案柜,隨機抽出一冊《精準扶貧分戶檔案》,文件名、日期、責任人等一一標注,清晰有序。

  整理這些分戶檔案,要從村里的扶貧專干張海華說起。2015年回鄉(xiāng)工作后,她發(fā)現(xiàn)許多脫貧攻堅檔案資料雜亂無序,發(fā)給村民的“脫貧攻堅明白卡”卻常常讓人看不明白。“要精準扶貧就要有精準的資料。”張海華說,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規(guī)范整理扶貧資料,重新制作明白卡。

  “發(fā)給我們的新明白卡上,有通俗的政策解釋,有根據(jù)自身情況制定的脫貧攻略,還有她的個人電話,我們有啥事都能隨時找到她。”一名村民說道,小張不僅明白卡做得好,暖心事也做了很多。

  前幾年,家里有3個在校生的村民冉光易因負擔重致貧。張海華一面為他爭取到了兩個公益崗位,一面為3個孩子對接多項捐助。“這個幺(小)妹熱心腸,家里種果樹她也經(jīng)常來幫忙。”解決了后顧之憂,如今的冉光易脫貧致富勁頭更足了。

  可光有熱心腸還遠遠不夠。“脫貧路上,年輕干部還得多在基層實踐中開動腦筋。”張海華說,貧困戶缺資金,她就幫助貸款,缺技術,就找來技術員。但村里的產(chǎn)業(yè)發(fā)展陷入瓶頸,她才明白簡單的“缺啥補啥”治不了本,如何讓貧困戶獲得一身本領,進而依靠自身力量擺脫貧困才是長久之計。

  光明村5組的冉思芳曾因病致貧,張海華根據(jù)扶貧政策給予幫扶后,建議他參加培訓,學得一技之長。“起初我們不愿意去,覺得太費事。”冉思芳說,張海華為此多次上門做工作,一家四口才分別參加了村里組織的養(yǎng)殖、廚師等技能培訓。

  去年,冉思芳家收入幾十萬元,蓋起了新房,今年還準備再擴大養(yǎng)雞規(guī)模,日子越來越紅火。

  村里的脫貧攻堅成效初顯,張海華又著手探索電商賣貨。“有了好產(chǎn)品,還得拓寬銷路,把品牌做靚。”張海華信心十足,今年前3個月,雖然受到疫情影響,村里的農(nóng)產(chǎn)品還是銷售近百萬元。“扶貧就是要不斷突破,不斷學習,在實踐中快速成長。”

  成長

  如何讀懂農(nóng)村這本書?

  2017年初,當車子開進河北張家口蔚縣醋柳溝村時,剛剛到任的第一書記郭璇心情復雜:村民住的是窯洞,出門都是泥,這貧咋扶?

  村里需要花錢的地方比比皆是,但哪些問題最迫切,怎么把錢花在刀刃上,郭璇一片茫然。“如果只是修修房子刷刷墻,不徹底解決問題,我這趟就失敗了。”

  毫無頭緒中,郭璇開始留意每個村民的想法。要治貧,先知貧。在多種訴求中找到交集,才能尋得貧困的根源所在。

  在醋柳溝村,每年1600多畝優(yōu)質(zhì)木瓜杏成熟上市,價格不錯,這讓城里生、城里長的郭璇怎么也想不通為何無法致富。起初村民不信任,不愿多說。直到多次誠心長談加實地調(diào)查,郭璇才發(fā)現(xiàn),出村的道路不暢,采杏下山只能肩扛手搬。由于保鮮期短,大半的果子眼看著爛在地里,村民們只能捧著金飯碗討飯吃。

  更重要的是,當時村里干旱缺水,全村76戶人家只有一個露天小水窖,人畜共用,細菌滋生,導致當?shù)夭际蠗U菌病呈高發(fā)態(tài)勢。

  抓住要害,才能迎面直擊。郭璇說,他多次前往省會,聯(lián)系媒體開展扶貧義賣,售出鮮杏4萬斤,籌得27萬元。除了返利村民,精打細算下,還為村里修了9300米“杏福路”。郭璇又四處募集資金,安裝潛水泵、蓄水桶,鉆出一口200多米的深水井。

  “出水那天,井口涌著水,老鄉(xiāng)流著淚,我知道我做對了。”郭璇說,成功邁出了第一步,他愈加明白要想真脫貧,就得量身定制,精準施策。

  醋柳溝村地處偏遠,海拔又高,但對禽類養(yǎng)殖而言,卻是阻斷疫病的一道天然屏障;村里窯洞多,居住條件差,但稍加改造,卻是頗具特色的鄉(xiāng)村民宿。學養(yǎng)殖技術、做旅游規(guī)劃,盡管這是他的知識盲區(qū),但郭璇一步步探索。如今,村里養(yǎng)殖的油雞已有約萬只,鄉(xiāng)村旅游也在快速發(fā)展中。

  郭璇說,青年干部駐村幫扶會經(jīng)歷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再到“簡單”的過程。一開始想法單純,卻要面對很多復雜艱巨的任務;緊接著想做事情,沒找對方法,往往暈頭轉(zhuǎn)向;最后,苦練內(nèi)功,對癥下藥,回歸簡單。“關鍵是要讀懂農(nóng)村這本書。”

  醋柳溝村的貧困發(fā)生率,從2017年的48%到2019年11月已降為0。“部分老鄉(xiāng)一開始對我不理不睬,后來全村人按上紅手印集體挽留我,我想,這是我成長最好的見證。”郭璇說。

發(fā)布時間:2020年04月27日 08:0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靳建朋 打印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在线色艹艹艹,亚洲色视频在线播放,国内毛片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