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手機瀏覽
渣滓洞、白公館、江姐、小蘿卜頭……60年前出版的《紅巖》小說,鐫刻下幾代中國人共同的紅色文化記憶。
《紅巖》的作者之一是當年從白公館冒死逃出的羅廣斌,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死里逃生的他,除了將獄中經(jīng)歷寫成經(jīng)典文學作品之外,還從獄中帶出一份犧牲烈士的“最后囑托”。
1949年重慶解放前夕,在震驚中外的“11·27”大屠殺慘案中,被關押在渣滓洞、白公館的300余名革命志士遇難,僅35人冒死逃出。這一天離重慶解放,僅僅還有三天。
羅廣斌是幸存的共產(chǎn)黨員之一,虎口脫險的他,時刻謹記獄中黨組織的囑托:把獄中黨組織關于川東地下黨慘痛教訓的思考帶出去,交給黨組織。
逃出白公館,身體極度虛弱的羅廣斌奮筆疾書25個晝夜后,他向重慶市委遞交了3萬余字的《重慶黨組織破壞經(jīng)過和獄中情形的報告》。
這份報告共分7個部分,其中,“獄中意見”部分3000余字,被完整保存下來。
上世紀80年代,時任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胡康明,幾經(jīng)周折找到了這份報告,他將這些“獄中意見”歸納概括成著名的“獄中八條”:
一、防止領導成員腐化;二、加強黨內(nèi)教育和實際斗爭的鍛煉;三、不要理想主義,對上級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線問題,不要從右跳到“左”;五、切勿輕視敵人;六、重視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經(jīng)濟、戀愛和生活作風問題;七、嚴格進行整黨整風;八、懲辦叛徒特務。
可以看出,這些“獄中意見”聚焦黨的自身建設,強調(diào)了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甚至特別點出領導干部要守公德、嚴私德。70多年過去,重溫這八條,依然可以讀出強烈的現(xiàn)實警示意義。
如今,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展示著這珍貴的“獄中八條”,這份革命烈士用生命換來的沉重思考,猶如長鳴的警鐘,時刻提醒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整飭黨風、嚴懲腐敗、激濁揚清,不斷凈化黨內(nèi)政治生態(tài),從嚴管黨治黨的舉措贏得黨心民心,備受世界矚目。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將“獄中八條”一一讀了出來,再次警示全黨。
“打鐵還需自身硬”。如今,作為一個在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長期執(zhí)政的政黨,中國共產(chǎn)黨的自身建設關系重大、牽動全局。
正如習近平所言,黨風廉政建設永遠在路上,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我們黨作為百年大黨,要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生機活力,必須一刻不停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我們 網(wǎng)站地圖 用戶調(diào)查
共產(chǎn)黨員網(wǎng)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