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歡迎使用手機瀏覽

1 1 1

22個故事講述習近平的調研之道

共產(chǎn)黨員網(wǎng)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一代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從勝利走向勝利的謀事之基、成事之道。

  滹沱河畔,太行深處,南海之濱,雪域高原……從農(nóng)村大隊黨支部書記到黨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一路走來,始終不忘百年大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身影常在人民之中,為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作出光輝榜樣。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通過調查研究掌握實情、抓住癥結、解決問題,是習近平總書記一貫的工作方式

  【三赴雄安,親自推動“未來之城”拔節(jié)生長】

  2023年5月,草木蔓發(fā),萬物蓬勃,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踏上雄安這片熱土。

  第一次來雄安,是2017年2月初春時節(jié),總書記深入核心地塊,展開圖紙,實地調研新城的規(guī)劃。

  第二次,2019年1月,辭舊迎新之際,雄安正值以規(guī)劃為中心向以建設為中心轉變的階段,總書記來到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建設現(xiàn)場,鼓勵建設者們“高質量高標準推動雄安新區(qū)規(guī)劃建設”。

  這一次,總書記先后深入雄安站、容東片區(qū)南文營社區(qū)、雄安城際站及國貿(mào)中心項目建設現(xiàn)場等地調研,明確雄安新區(qū)“已進入大規(guī)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階段”。

  2023年5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雄安站考察。

  從戰(zhàn)略謀劃,到編制規(guī)劃,再到推進建設,6年多里,每逢雄安建設重要節(jié)點,習近平總書記總會深入新區(qū)實地調研,同大家共商千年大計,親自推動一座高水平現(xiàn)代化城市拔節(jié)生長。

  【“新官”為什么不著急“點火”?】

  20多年前,習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不久,有人請他談談“施政綱領”。他笑著說,我剛剛來,還沒有發(fā)言權。到時候,我是要說的。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位“新官”為什么不著急“點火”?《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一書記錄著習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間的思考和實踐,他在書中道明原委:

  “‘只有那些主觀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問題的人,跑到一個地方,不問環(huán)境的情況,不看事情的全體(事情的歷史和全部現(xiàn)狀),也不觸到事情的本質(事情的性質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內(nèi)部聯(lián)系),就自以為是地發(fā)號施令起來,這樣的人是沒有不跌交子的。’我牢記毛澤東同志的至理名言”。

  【一次卷褲腿蹚積水的調研】

  2013年7月2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漢新港陽邏集裝箱港區(qū)考察調研。

  冒著瓢潑大雨,總書記卷起褲腿,打著雨傘,蹚著積水邊走邊看邊問:“內(nèi)地港口是不是發(fā)展?jié)摿艽螅綎|南沿海的集裝箱多嗎?”“如何解決投資資金問題的?”……

  兩天后,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召開的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上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更沒有決策權。研究、思考、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舉措,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

  【在南開感悟“知中國,服務中國”】

  言傳身教,繼往開來。

  “吾人為新南開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國’‘服務中國’二語。”

  2019年1月,在天津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開大學。在校史館,習近平總書記輕聲念誦這段話,細細揣摩:“說得好!”

  每一次深入調研就是一次躬行求知。唯有將調查研究這一共產(chǎn)黨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接續(xù)傳承、發(fā)揚光大,才能“知中國”更深,“服務中國”更好。

  習近平總書記調研的方法——“一定要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努力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工夫”

  【在忙碌的行程中“擠”出時間開展調查研究】

  2023年5月16日下午,在赴陜西西安主持中國—中亞峰會途中,習近平總書記乘坐的專列停在了山西運城。

  考察運城博物館和運城鹽湖,了解文物保護工作和黃河流域生態(tài)……中途停車,多走一走,多看一看,總書記在忙碌的行程中“擠”出時間開展調查研究。

  2023年5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山西運城博物館考察。

  一位長期在浙江工作的記者保存著一份珍貴的日程表,這是2002年10月12日至2003年2月27日,習近平同志每天的工作行程。履新浙江省委書記后的兩個多月里,習近平同志到市、縣(市、區(qū))和省直部門調研的時間超過工作時間的一半,還經(jīng)常利用周末到各地各部門調研。

  【在縣城街頭向百姓發(fā)放調查表】

  1984年10月,伴隨著縣委書記習近平的提議,河北正定縣歷史上第一次問卷調查正式啟動。縣委書記習近平,親自站在縣城街頭向百姓發(fā)放調查表。

  “民意調查表”,有人念出了聲,知道是咋回事后,主動湊到書記面前來拉話。不一會兒,圍上來的人越來越多。習近平同志請大家坐下聊,當場征詢意見,解答問題。

  從設計問題到把桌子擺上街頭、發(fā)放調查表,習近平同志親力親為、帶著縣委工作人員一起做。

  問需于民、問計于民。30多年后,“民意調查表”從街頭發(fā)到了網(wǎng)上。

  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wǎng)絡征求意見活動開展。這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次將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相關工作面向全黨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走,我們?nèi)ジl聊聊。”】

  “走,我們?nèi)ジl聊聊。”

  時隔30多年,曾在正定縣委工作的李亞平依然清楚地記得習書記常說的這句話。“他能接觸三教九流的能人,這也是他深入社會進行調查的一種方式。”李亞平說。

  在基層教育一線工作了30年,湖南省常寧市塔山瑤族鄉(xiāng)中心小學副校長盤玖仁沒有想到,有一天能當面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工作,提出“十四五”規(guī)劃編制的意見和建議。

  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

  “首先是教師數(shù)量不足,存在結構性缺編;其次是條件艱苦,好的老師留不住……”盤玖仁坦言偏遠民族地區(qū)基礎教育中存在的短板。

  “你反映的問題很實際。”總書記回應道。

  村支書、鄉(xiāng)村教師、扶貧干部、農(nóng)民工、種糧大戶、貨車司機、快遞小哥、餐館店主、法律工作者……30名基層代表齊聚一堂,10名代表先后發(fā)言。兩個多小時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同每一位發(fā)言代表都進行了交流。

  為了起草好“十四五”規(guī)劃建議,從2020年7月到9月,像這樣的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7場。

  【換乘3種交通工具深入村莊解剖“麻雀”】

  重慶市石柱縣中益鄉(xiāng)華溪村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這里山路蜿蜒、坡急溝深,是總書記常常念及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脫貧攻堅決戰(zhàn)階段“難啃的硬骨頭”。

  坐飛機、乘火車、轉汽車……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換乘3種交通工具,長途跋涉,來到這個大山深處的小村莊。

  用一天時間,從北京到山村,一路奔波,一竿子插到底,為的就是“解剖”華溪村這只“麻雀”,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

  “解剖麻雀,把問題想深、想細、想透,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是誰的問題就由誰來解決。”總書記多次強調。

  【兩次臨時下車察看莊稼長勢】

  2021年5月,中原大地正值初夏。

  正在河南南陽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途中臨時下車,走進麥田,仔細察看莊稼長勢??吹截S收在望,總書記十分高興:“夏糧豐收了,全年經(jīng)濟就托底了。”

  4個月后,黃土高原秋風習習。

  陜西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山下農(nóng)田豐收在望。來這里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臨時叫停了車。

  “莊稼能不能澆上水”“地里有沒有套種豆子”“家里幾口人出去打工”……總書記同鄉(xiāng)親們拉起話來。

  臨時停車,開展機動式調研,為的是多了解一些“時時放心不下”的情況。

  調查研究是解決問題的鑰匙——“關鍵要看調查研究的實效,看調研成果的運用,看能不能把問題解決好”

  【考察阜平時,村民家里保持原樣】

  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大會閉幕不久,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習近平總書記的身影出現(xiàn)在太行山深處河北阜平。

  這次調研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nóng)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qū)。這次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

  目的地選在距京300多公里、年人均純收入不到1000元的特困村;村民家里保持原樣,沒有添置哪怕一個新板凳;總書記頂風踏雪訪貧問苦,盤腿上炕同村民共話家常……正如總書記所強調的,“不管路多遠、條件多艱苦,都要服從于此行的目的”。

  摸清貧困底數(shù),扶貧才能心里有數(shù)。

  通過這次調研,習近平總書記為阜平找到了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金鑰匙”,也向全黨全國發(fā)出脫貧攻堅動員令,拉開了實現(xiàn)近1億人脫貧奇跡的大幕。

  【半年多時間,9次實地考察指導疫情防控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工作】

  2020年3月,正是新冠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階段,習近平總書記飛赴武漢,訪醫(yī)院、入社區(qū),深入抗擊疫情的“兩個關鍵陣地”考察調研,指揮抗疫。

  在東湖新城社區(qū),習近平總書記詳細詢問社區(qū)群眾生活物資采購和供應方面有哪些困難,對隨行的干部說,武漢人喜歡吃活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多組織供應。

  民生小事,關乎抗疫大局。

  從生活物資供應到藥品研發(fā)生產(chǎn),從基層防控工作到企業(yè)復工復產(chǎn),疫情發(fā)生后僅半年多時間里,習近平總書記9次實地考察指導疫情防控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工作。

  【親自督查,親自“驗收”】

  “要做到全村最好的房子是學校”,在正定工作時,為督促各鄉(xiāng)鎮(zhèn)、各村整修校舍,習近平同志一有時間就去學校轉,哪間教室是危房、危險到什么程度,都一一記錄。

  這樣的行事風格,數(shù)十年一以貫之。

  祁連山,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tài)安全屏障,局部生態(tài)卻一度遭到嚴重破壞。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推動以壯士斷腕的決心狠抓整改。

  2019年8月,正在甘肅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祁連山下,現(xiàn)場聽取祁連山生態(tài)問題整改情況匯報,語重心長叮囑:“我們發(fā)展到這個階段,不能踩著西瓜皮往下溜,而是要繼續(xù)爬坡過坎,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綠水青山就可以成為金山銀山。”

  先后6次針對秦嶺違建別墅問題作出指示批示,推動徹底查處整而未治、陽奉陰違、禁而不絕問題。

  親自督查,親自“驗收”。調研“考卷”里,“考”的是整改落實,是責任擔當。

  【每到一地考察,總讓工作人員拿來地圖】

  2014年4月27日上午,北京飛往新疆的專機上,習近平總書記在桌上鋪開新疆地圖仔細察看。

  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

  1990年的一個夏日,剛剛擔任福州市委書記不久的習近平乘船考察。客輪桌子上,攤開一份福州市地圖。

  每到一地考察,習近平總書記總讓工作人員拿來地圖。經(jīng)年習慣凸顯出總書記善謀全局的智慧與韜略。

  【浙江考察后提出“新發(fā)展格局”】

  2020年3月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浙江考察,冒雨來到寧波舟山港,一路調研、一路思考。

  疫情沖擊下,國外原材料進不來、國內(nèi)貨物出不去,使得這個民營經(jīng)濟和外向型經(jīng)濟占重要地位的經(jīng)濟大省受到影響。

  “我感覺到,現(xiàn)在的形勢已經(jīng)很不一樣了,大進大出的環(huán)境條件已經(jīng)變化,必須根據(jù)新的形勢提出引領發(fā)展的新思路。”回京后不過十幾天,習近平總書記便在中央財經(jīng)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提出了“構建以國內(nèi)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nèi)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這一著眼全局的戰(zhàn)略謀劃,成為把握發(fā)展主動權的先手棋。

  調查研究是聯(lián)系群眾的途徑——“能不能堅持群眾觀點?能不能接地氣?要做到這一點,堅持調查研究是一種很重要的方式”

  【廣東之行,一天考察四個地方】

  嶺南四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東考察調研,“了解一下黨的二十大以來都有哪些新進展新氣象”。

  第一站湛江。沿雷州半島南下,一直到我國大陸的最南端,他一天之內(nèi)先后察看了國家863計劃項目海水養(yǎng)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麻章區(qū)湖光鎮(zhèn)金牛島紅樹林片區(qū)、徐聞港、徐聞縣大水橋水庫4個地方。

  2023年4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徐聞港專用碼頭考察。

  迎著朝陽出發(fā),沐浴夜色而歸,為的是多看一看當?shù)氐陌l(fā)展變化,了解掌握更多實際情況。

  “很親切、很和藹”“沒想到總書記對海洋漁業(yè)這么了解”“問得很細致、很具體”……這是基層群眾見到這位“人民的勤務員”的真切感受。

  “深受鼓舞,再一次受到走黨的群眾路線、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生動而深刻的教育。”這是隨同考察的黨員干部的心聲。

  【把“縣委書記經(jīng)”分享給后輩】

  在河北正定擔任縣委書記時,一輛舊鳳凰“二八”自行車,陪伴習近平同志穿梭于鄉(xiāng)間田野,奔波在滹沱河兩岸。

  正定縣委當時有吉普車,但他覺得,還是騎自行車下鄉(xiāng)好,這樣可以離百姓更近,聽得更真,看得更實。“縣領導必須充分掌握基層情況,這樣才能分類指導。”

  幾十年后,他把自己的“縣委書記經(jīng)”分享給后輩。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座談會,同200余名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暢談交流,對大家提出要求:“要把調查研究作為基本功,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了解情況、問計于民。”

  【從“六項規(guī)定”到“八項規(guī)定”】

  1983年夏天,在正定縣農(nóng)村的一條土路上,縣委書記習近平一行人的車陷入泥濘。

  有干部見村民走了過來,便請幫著推車。不料,見是當官的,村民不僅不推,嘴上還罵罵咧咧。

  那名干部正要發(fā)火,一旁的習近平同志一把拉住他,說:“群眾為什么罵人?應該反思我們自己。”

  這件事令習近平同志深受觸動。

  不久后,正定縣委印發(fā)改進領導作風的“六項規(guī)定”,其中一條就是“反對官衙作風,注重工作實效。要在調查研究上狠下功夫,實現(xiàn)新的突破”“每年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深入基層,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黨的十八大后,中央八項規(guī)定出臺,“改進調查研究”同樣位列第一條。

  從“六項規(guī)定”到“八項規(guī)定”,調查研究這個“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切入點和重要環(huán)節(jié)”始終是頭等大事。

  【堅持要下井看望礦工】

  頭戴礦工帽、身穿礦工服,在近千米深的地下礦井里,同一線工人親切合影——一張老照片,記錄著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到長興縣長廣煤礦調研的往事。

  那是2005年1月26日,慰問困難職工后,習近平同志提出,下井看望礦工。隨行的工作人員擔心下礦井有風險,勸他不要下去。但習近平同志堅持要下井看望。井洞里,巷道高低不平,身材高大的習近平同志弓背彎腰走了1500多米。

  見到正在作業(yè)的礦工,習近平同志走上前去一一握手,一一問好。他說,安全生產(chǎn)是第一位的,一定要珍愛每一位礦工的生命,讓大家高高興興下井、平平安安回家。

  【三赴下黨同村民共謀脫貧計】

  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xiāng)曾是福建唯一無公路、無自來水、無照明電、無財政收入、無政府辦公場所的“五無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親們“就連養(yǎng)豬都怕太肥,不好抬出大山去賣”。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曾三赴下黨,路走不通就砍掉荊棘過去,同村民共謀脫貧計。

  收錄了在寧德工作期間重要講話和文章的《擺脫貧困》一書中,習近平同志這樣指出:要經(jīng)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積極疏通和拓寬同人民群眾聯(lián)系的渠道。

  【“解決干部身上的作風問題,群眾也有責任”】

  2013年7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始不久,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他所聯(lián)系的河北省調研指導。

  在九月會議舊址,總書記同當?shù)馗刹咳罕妵勑?,梁家溝村民陳素梅就在其中?/p>

  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解決干部身上的作風問題,群眾也有責任,這種責任就是多提建議、認真監(jiān)督”。

  這些話,讓陳素梅打心眼兒里覺得“黨心和民心是緊緊相連的”。

  【回應信訪群眾建議,習近平當場拍板】

  2003年9月18日的一幕,浙江浦江縣村民蔣星劍至今記憶猶新。

  那天,省委書記習近平將他在浙江下基層接待信訪群眾的第一站選在了浦江。浦江中學會議室里,蔣星劍第一個發(fā)言,反映省道浦江段拓寬改造問題。

  “修路需要協(xié)調幾個區(qū)縣,當時浦江縣財政又緊張,群眾的要求一年年被擱置。習書記一邊聽我反映情況,一邊攤開地圖仔細察看,還請坐在一旁的省交通廳廳長提出解決方案,聽完就當場拍了板:不僅要建,而且要建好。”蔣星劍說,“習書記的擔當和親和,都讓我們深深感動。”

  從浦江開始,領導下訪接待群眾制度在浙江逐步推開。

  【把座談會開在鄉(xiāng)野間】

  2022年4月,海南五指山下,毛納村的涼亭內(nèi),鄉(xiāng)親們正議農(nóng)事。

  “來吧,咱們一塊兒坐坐,都介紹介紹自己。”習近平總書記加入其中,同駐村第一書記、老黨員、致富帶頭人代表等圍坐在一起,聽他們講述鄉(xiāng)村振興的故事。

  貴州遵義花茂村的小樓下,四川大涼山貧困戶的火塘邊,重慶石柱縣華溪村的院子里……一個個調研座談會開在鄉(xiāng)野間,開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延伸閱讀

  習近平的調研故事

  “跟著總書記學調查研究”系列文章

發(fā)布時間:2023年07月04日 19:47 來源:新華社 編輯:徐瑤 打印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在线色艹艹艹,亚洲色视频在线播放,国内毛片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