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國主義凝聚起中華兒女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
《求是》雜志編輯部
“中華民族為什么幾千年能夠生生不息、不斷發(fā)展?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一脈相承的價值追求。”
“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只要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fā)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固本培元、凝心鑄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取得顯著成效,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tǒng)一更加鞏固,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注入澎湃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培育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發(fā)表一系列重要論述,對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不斷推向前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不斷推向前進》一文,摘自習近平總書記2012年11月至2024年5月期間的講話、報告等重要文獻,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具有很強的政治性、理論性、指導性。當前,全黨全國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熱潮不斷深入,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要結合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總書記這篇重要文章的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以更加昂揚的斗志、奮進的姿態(tài)抓好改革落實,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zhàn)略部署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
愛國主義精神構筑起中華民族的脊梁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估計也就是五六歲,母親帶我去買書。”“買回來之后,她就給我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說,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親說,是疼,但心里銘記住了。‘精忠報國’四個字,我從那個時候一直記到現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2014年10月15日,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情講述。
一路走來,從在當年陜北貧瘠的黃土地上立下“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到以泱泱大國最高領導人的身份豪邁宣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就是我終生的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身體力行,將“精忠報國”的目標化作為國為民的生動實踐。
2024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圖為少先隊員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敬禮致意。
“中國人歷來講求精忠報國”。在《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不斷推向前進》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以宏闊的歷史視野深刻揭示:“5000多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經受住無數難以想象的風險和考驗,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同中華民族有深厚持久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是密不可分的。”
回溯歷史長河,屈原“悲壯投江”、蘇武“持節(jié)牧羊”、文天祥“寧死不屈”等篇章從未褪色,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名言傳誦不絕。
愛國主義,浸潤于大國的筋骨血脈,融匯于民族復興的壯闊征途。
從在沉沉黑夜中向往“青春之國家”的李大釗到“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后一滴血”的陳樹湘,從“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趙一曼到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從“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鄧稼先等“兩彈一星”元勛到“一輩子躬耕田野,腳踏實地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袁隆平…… “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始終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愛國主義的偉大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統(tǒng)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闡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深遠意義和時代價值。
2012年11月,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中國人民從不屈服,不斷奮起抗爭,終于掌握了自己的命運,開始了建設自己國家的偉大進程,充分展示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2015年12月,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心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維系著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tǒng)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fā)展繁榮而不懈奮斗”。
2019年12月,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中指出,“愛國主義情感讓我們熱淚盈眶,愛國主義精神構筑起民族的脊梁。這一切,匯聚成禮贊新中國、奮斗新時代的前進洪流,給我們增添了無窮力量”。
2020年9月,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指出,“愛國主義是激勵中國人民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在歷史洪流中奮勇向前的強大精神動力,是驅動中華民族這艘航船乘風破浪、奮勇前行的強勁引擎,是引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迸發(fā)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壯麗旗幟”。
……
時代各有不同,精神一脈相承。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揚愛國主義偉大旗幟,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穩(wěn)經濟、促發(fā)展,戰(zhàn)貧困、建小康,應變局、開新局……億萬中華兒女和衷共濟、團結向前,創(chuàng)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讓愛國主義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2024年夏天,“中國紅”閃耀塞納河畔。賽場上,奧運健兒們以追逐夢想的激情、扣人心弦的拼搏、永不言棄的堅韌,收獲了“我國參加夏季奧運會境外參賽歷史最好成績”。
“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優(yōu)異成績,將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發(fā)揚光大,讓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交相輝映,生動詮釋了新時代中國精神。”8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載譽歸來的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對運動員們祖國至上、為國爭光的赤子情懷予以充分肯定。
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需要愛國主義教育的深厚滋養(yǎng)。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發(fā)表一系列重要論述,鮮明強調“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恒主題”,“讓愛國主義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洞罅霌P偉大愛國主義精神,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不斷推向前進》這篇重要文章,收錄了總書記的有關重要論述。
——強調“愛國主義教育是世界各國教育的必修課”,“要抓好愛國主義教育這一課,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要從少年兒童抓起,要把愛國主義貫穿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
——強調“要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研究和愛國主義精神闡釋,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創(chuàng)新教育載體、增強教育效果”,“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強調“要充分利用我國改革發(fā)展的偉大成就、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慶、國家公祭儀式等來增強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意識,運用藝術形式和新媒體,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
——強調“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要“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
思想指引方向,實踐步步深入。出臺實施《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制定修訂國歌法、國旗法、國徽法、英雄烈士保護法和愛國主義教育法等,為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走深走實提供制度保障和法治支撐;建好用好博物館、版本館、圖書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組織開展學術研討、學校教育、主題展覽和群眾性活動,為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提供堅實載體;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動,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表彰“最美奮斗者”等,精彩呈現一堂堂生動的愛國主義“公開課”……
嫦娥六號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樣,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是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取得的又一標志性成果,是我國探月工程的重要里程碑。圖為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任務圓滿成功后,工作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合影。
今天,愛國主義已經成為全體中國人民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凝聚起歷久彌新、生生不息的奮進力量。
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tǒng)一
北京八達嶺長城腳下,兩條鐵路在此交匯。
一條是1909年詹天佑主持建成的京張鐵路,一條是2019年通車的作為北京冬奧會配套交通工程的京張高鐵,兩條線路組合成一個醒目的“大”字。
從自主設計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進水平,從時速35公里到350公里,百年跨越,折射出一個國家的滄桑巨變,凝結著歷史的鄭重結論: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的國家才徹底改變積貧積弱的面貌、向著現代化目標邁進,我們的民族才徹底從沉淪中奮起、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我國愛國主義始終圍繞著實現民族富強、人民幸福而發(fā)展,最終匯流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祖國的命運和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在《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不斷推向前進》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回溯中華民族的昨天、立足中華民族的今天、展望中華民族的明天,深刻揭示:“只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tǒng)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這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精神最重要的體現。”
中國共產黨從登上中國政治舞臺的那一刻起,就始終不渝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百余年來,不管遇到什么樣的驚濤駭浪,我們黨都始終把握歷史主動、錨定奮斗目標,沿著正確方向勇毅前行。放眼中華文明5000多年歷史,沒有哪一種政治力量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深刻地、歷史性地推動中華民族發(fā)展進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tǒng)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采取一系列戰(zhàn)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歷史和現實雄辯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愛國主義是具體的、現實的。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tǒng)一。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在當代中國,弘揚愛國主義就必須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扎根中國大地、借鑒人類文明優(yōu)秀成果、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發(fā)展的大政方針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
任務越艱巨,越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再過11年,到2035年,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并在這個基礎上再奮斗15年,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這樣的宏偉目標,必須堅持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tǒng)一,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筑牢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的銅墻鐵壁
“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所孕育的偉大祖國、偉大民族,永遠是全體中華兒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在這片遼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各族人民都有一個共同家園,就是中國;都有一個共同身份,就是中華民族;都有一個共同名字,就是中國人;都有一個共同夢想,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24年9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新中國成立75年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取得的偉大成就,深刻揭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和發(fā)展的根脈和魂脈,明確提出新時代新征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總體要求。
中華民族是有著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偉大民族。我國各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遼闊疆域,共同締造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書寫了輝煌的中國歷史,共同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的民族精神。
“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fā)展、鞏固統(tǒng)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在《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不斷推向前進》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揭示:“各民族之所以團結融合,多元之所以聚為一體,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源自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tǒng)一的內生動力。”
自2014年起,廣西持續(xù)舉辦“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活動,各地民族民俗活動次第登臺,精彩紛呈,這個傳統(tǒng)民族節(jié)慶已演變?yōu)楦髯迦嗣窆蚕砉矘返墓?jié)日盛會和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圖為2024年4月11日在南寧市拍攝的活動主會場。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對維護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強調“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把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作為重要著力點和落腳點”。
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鮮明強調:“各民族都要培養(yǎng)孩子們樹立中華民族一員的意識,不要讓孩子們只知道自己是哪個民族的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中華民族,這是月亮和星星的關系。”
2022年7月,在中央統(tǒng)戰(zhàn)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新時代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基本任務:“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tǒng)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與時俱進、守正創(chuàng)新,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發(fā)揮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作用,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團結奮斗,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磅礴偉力。”
2023年7月,在給香港培僑中學學生的回信中殷殷寄語:“希望你們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結合起來,深刻認識世界發(fā)展大勢,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國情,厚植家國情懷,錘煉過硬本領,早日成長為可堪大任的棟梁之才,為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復興積極貢獻力量。”
……
為著力畫好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最大同心圓,習近平總書記在這篇重要文章中明確要求:“要教育引導全國各族人民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民族團結,維護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政治局面,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旗幟鮮明反對分裂國家圖謀、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筑牢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的銅墻鐵壁。”
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
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何尊、戶方彝、墻盤……歷風霜洗禮,成為革故鼎新、輝光日新的文明印記。
“中華文明五千年,還要進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闡釋它的內涵和精神,宣傳好其中蘊含的偉大智慧,從而讓大家更加尊崇熱愛,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2024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前往甘肅考察途中來到這里,了解加強文物保護研究利用等情況,就保護傳承好寶貴文化遺產、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出明確要求。
對祖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培育和弘揚愛國主義的重要條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新時代文化建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推動中華文脈綿延繁盛、中華文明歷久彌新。
放眼新時代,良渚古城遺址實證中華文明,京杭大運河貫通古今,八廓街見證歷史巨變;《復興文庫》、“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編纂出版,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中國國家版本館等文化殿堂相繼落成,長城、大運河、長江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統(tǒng)籌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深入實施,紅色地標“打卡”成為熱潮;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化拓展,書香社會建設扎實推進;“考古熱”、“文博熱”不斷升溫,《長津湖》、《人世間》等精品力作百花齊放……歷史文脈的延續(xù),文明薪火的傳承,文化“春水”的激活,擦亮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激揚深厚蓬勃的中國力量。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億萬中華兒女以無比堅定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上昂首闊步。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要不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我們就一定能夠建設好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園,筑牢中華兒女團結奮進、一往無前的思想基礎。”在《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不斷推向前進》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提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一方面,“要努力從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積累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和智慧,延續(xù)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華,展現精神魅力”;另一方面,“要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生命力,推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把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tǒng)一起來,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對于弘揚革命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這篇重要文章收錄了總書記的相關重要論述:偉大長征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偉大勝利”;新四軍的歷史是“開展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 。總書記明確要求,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對于文藝工作如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擁有家國情懷的作品,最能感召中華兒女團結奮斗”,“當代文藝更要把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chuàng)作的主旋律”,“用生動的文學語言和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裝點祖國的秀美河山,描繪中華民族的卓越風華,激發(fā)每一個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
堅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2013年3月19日,剛剛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采訪。
“中國經濟實力已居世界第二位,這將給中國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帶來什么變化?”“您最近闡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的‘世界夢’是什么?”
面對記者們的接連提問,習近平總書記娓娓道來:“中國人是講愛國主義的,同時我們也是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胸懷的”;“隨著國力不斷增強,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為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的命運與世界的命運緊密相關,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
“推進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鑒,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我們將始終把自身命運同各國人民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努力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發(fā)展提供新機遇,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為人類社會現代化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作出新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立時代潮頭,洞察世界大勢,向國際社會清晰闡明中國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闡明中國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堅定決心,闡明對“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重大課題的深入思考,推動各國與中國攜手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間正道,為世界和平發(fā)展、人類文明進步不斷作出新貢獻。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搭建進博會、服貿會、廣交會、消博會等一系列合作平臺,為各國搭乘中國發(fā)展快車提供機遇;堅持正確義利觀,落實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6個100”項目支持;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等主場外交活動,彰顯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推動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落地生根,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穩(wěn)步推進……新時代的中國向世界敞開懷抱,在中國同世界開放相融中共享發(fā)展機遇、匯聚發(fā)展力量。中國將始終不渝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在《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不斷推向前進》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堅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并提出兩方面要求:一是“要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結合進來,尊重各國的歷史特點、文化傳統(tǒng),尊重各國人民選擇的發(fā)展道路,善于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yǎng),增強中華文明生機活力”;二是“要積極倡導求同存異、交流互鑒,促進不同國度、不同文明相互借鑒、共同進步,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fā)展進步”。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每個清晨,五星紅旗與噴薄的朝陽一同升起。那抹鮮艷的紅色,永遠是中國人民心中最美的風景。新征程上,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始終高揚愛國主義旗幟,胸懷強國之志,錘煉強國之技,勇建強國之功,中國式現代化一定能闊步向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定會展現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延伸閱讀
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