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歡迎使用手機瀏覽

課件信息
  • 二十大報告里看未來|如何理解“中國式現代化”(《黨校公開課》第四季)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新華網聯(lián)合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家高端智庫、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推出“思客講堂·黨校公開課(第四季)”《二十大報告里看未來|如何理解“中國式現代化”》, 五位黨校青年教師通過五集理論短視頻,帶你探尋中國式現代化。

    >>>公開課第一 五季

主要內容

  本期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教授張源,講述為什么要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的張源。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新征程上,我們黨的中心任務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那么,為什么只有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才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呢?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講過“三個獨特”。2014年,總書記在布魯日歐洲學院演講時提出的,“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國情,注定了中國必然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fā)展道路。”今天,我們就以這三個“獨特”為索引,一起來思考: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首先,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源于我們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

  可能許多人都有一個困惑:實現現代化是不是意味著不要傳統(tǒng)文化了?在世界幾大古文明中,唯有中華文明沒有中斷、延續(xù)發(fā)展至今,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但是,正是因為歷史太悠久,在一些人的固有印象中,古老就是陳舊,就是落后,所以,中國要實現現代化,就必須徹底拋棄傳統(tǒng)文化,全盤接受現代西方文化觀念。

  傳統(tǒng)文化和現代文明之間,真的是水火不容、勢不兩立嗎?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這是王羲之千古名篇《蘭亭集序》中的一段,寫于東晉永和九年,也就是公元353年,距今已經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今年(2022年)的10月12日,這段文字竟然出現在一位意大利航天員的社交媒體上。這位宇航員薩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正在國際空間站執(zhí)行駐留任務,她還配上了三張照片,是在太空中“路過”中國上空時拍攝的渤海灣、白天的北京和夜幕下燈火通明的北京。

  穿越千年,古代中國文化與現代航天科技交相輝映;跨越中西,中國古人的哲思與西方宇航員的浪漫同頻共振。古今中外的次元壁完全打通了。

  我們相信,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同的。正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戰(zhàn)爭、貧窮、疾病仍然存在。人類文明走向何方,建設什么樣的世界,攸關每個國家、每一個人的前途和命運。

  當然,中國人不只共享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而且具有獨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我們看待人生、看待社會、看待世界,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同時,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的一些內容,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高度契合。

  中國人堅持天下為公、民為邦本,所以中國式現代化必然是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中國人相信厚德載物,講信修睦,所以中國式現代化必然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的現代化。

  中國人倡導“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熱愛自然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生生不息、繁衍不絕的文化養(yǎng)分。所以中國式現代化也必然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總之,中國式現代化從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中走來。用一句流行語來說:這是一場中華文明與現代化的“雙向奔赴”。一方面,五千年中華文明在奔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迎接八面來風,海納萬國文化,重現強勁動力,實現偉大復興。另一方面,人類社會的現代化轉型也在擁抱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注入新的動力,嵌入新的價值,因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人民的不懈創(chuàng)造而更加豐富。

  第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源于中國獨特的歷史命運。

  2018年6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威海市劉公島視察。1888年,北洋水師正是在這里誕生。1895年,號稱“遠東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艦隊又是在這里,與日軍激戰(zhàn)數日,力戰(zhàn)不敵,全軍覆沒,喚醒了“吾國四千年之大夢”。習近平總書記望著遙遠的海岸線,語重心長地說:“我一直想來這里看一看,受受教育。要警鐘長鳴,銘記歷史教訓,13億多中國人要發(fā)憤圖強,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好更強大。”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歷史上經濟社會發(fā)展曾經長期領先世界各國,在全球經濟中占有較大份額。國外有位學者研究指出,1500年前后,中國經濟總量占全球的比重約為25%,1600年達到29.2%,1820年最高達到了32.9%。經濟、科技、文化一直處于世界第一方陣。

  但是,在工業(yè)革命后,西方國家崛起的同時,中國閉關鎖國,落后了,錯失現代化的歷史機遇。列強的入侵,給中華文明造成嚴重沖擊。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難。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的文化和價值觀決定,一些西方國家實現現代化的方式,殖民主義,靠戰(zhàn)爭、掠奪來發(fā)展自己,我們是不愿學,也堅決不會學的。

  辛亥革命之后,中國人繼續(xù)尋找現代化之路。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提出要修建遍布全中國的鐵路網,要修建160萬公里公路、3個世界級大港,還要建造三峽大壩……這被稱為中國現代化的第一份藍圖。

  中國想要簡單模仿西方走資本主義的現代化道路,行不通。中國的現代化,既要反封建、又要尋求民族獨立,必須要走一條獨立自主、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人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由此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翻開新的一頁。中國共產黨誕生于革命洪流之中,但是一開始就把實現中國的現代化作為自己的目標。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了艱辛探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加入了新科技革命的浪潮,開啟了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1978年10月,正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鄧小平出訪日本。短短的幾天時間內,鄧小平參觀了日本多家大型企業(yè)。在日產汽車工廠,觀看了總裝線,全是“機械手”在安裝組件,他自言自語地說,我明白現代化是怎么回事了。鄧小平坐上集合了當時最新科技的新干線,陪同的日本記者問:“您有什么感受呀?”鄧小平爽快地回答:“就感覺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們現在正適合坐這樣的車。”鄧小平的回答飽含深意,在已經實現了現代化的發(fā)達國家的所見所聞,讓他意識到,中國要迎頭趕上世界的腳步,趕上時代的腳步,趕上現代化的腳步。

  經過四十多年的發(fā)展,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F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正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中國需要在百年變局中實現現代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成為新的“時代考題”。

  黨的二十大代表通道上,來自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的高級別專家張連鋼,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他說,剛開始我們也想引進先進技術和經驗,但是在國外考察時不能下車,也不能拍照。我們想合作,但他們不開放任何技術。這就等于是,我們花了錢,但是什么也得不到,將來遇到了問題還要再花錢,找他們來解決。這讓我們體會到,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我們決定要自主研發(fā),外國人就說,你們要自主研發(fā),成功的概率就是個零!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我們,也激發(fā)了我們的斗志,我們一次次開發(fā)、一次次失敗,但是,我們一直咬牙堅持。最后,我們不僅做出來了,而且做得比他們更先進,更智能!”這就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實力和底氣!

  前面我們回顧了近代以來的歷史,可以說,中國式現代化從中國獨特的歷史命運中走來。中國人由被動到主動,自立自強,勇毅前行。所以,中國式現代化必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也必然是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現代化。

  第三,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源于中國獨特的國情。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指出:“我們的現代化既是最難的,也是最偉大的。”

  確實如此。迄今為止,全球實現工業(yè)化的國家不超過30個,人口不超過10億人。而中國要讓14億多的人口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規(guī)模超過了現有發(fā)達國家人口的總和。

  大家打開一張中國地圖,從黑龍江省黑河到云南省騰沖劃一條直線,這就是著名的“胡煥庸線”,是經濟地理學家胡煥庸先生1935年提出來的。線之東南,43%的國土,供養(yǎng)著全國94%左右的人口;線之西北,57%的國土,居住著全國6%的人口。總書記曾感嘆:“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qū)自然資源稟賦差別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統(tǒng)籌區(qū)域發(fā)展從來都是一個重大問題。”

  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地區(qū)差異巨大,在這樣超大規(guī)模的國家實現現代化,而且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現代化,是一個世界性和世紀性的難題。

  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實現現代化,“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

  雖然“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但我們必須要做。這是為什么?

  習近平總書記曾回憶自己許多年前的經歷,他說,當年我到農村去,當地的“秀才”跑我這兒來宣講,說“咱們今后現代了,那都不一樣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包子餃子肉絲肉片”。

  可見,我們的人民對現代化的渴望是多么強烈!

  大家都看過電視劇《山海情》嗎?是不是和我一樣都被深深地感動了。這個故事正是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的親歷。1997年,習近平同志第一次到西海固,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一戶人家,唯一的“財產”是掛在房梁上的一撮發(fā)菜。

  守江山首先要守人民的心,現代化就是民心所向。

  如今,西海固的“干沙灘”已經建設成為“金沙灘”。從“南水北調”到“西煤東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遼闊疆域之上的大國工程,無不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和優(yōu)勢。

  中國式現代化從中國獨特的國情中走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現代化中國的宏闊畫卷正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

  最后,我們回到開頭那個問題:為什么只有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想大家心里一定已經有了答案。

  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國情,注定了當代中國的偉大變革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要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立于自身基點之上。

  這不僅是發(fā)展上的獨立自主,更是精神上的自信自立。惟其艱巨,所以偉大;惟其艱巨,更顯榮光。

中國式現代化專題

中國式現代化專題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在线色艹艹艹,亚洲色视频在线播放,国内毛片毛片